央视网消息 :在全面总结评价《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5年来实践经验和近视防控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等专业团队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公共卫生维度科学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和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水平。
一、坚持三级预防策略
(资料图片)
加强一级预防。围绕“光照/紫外线-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增加-眼轴生长减缓”“近距离长时间用眼-脉络膜缺血-巩膜缺氧及重塑性改变”等近视病因理论的进展,以及近视相关的环境与行为风险因素开展近视防控干预,提出近视风险行为监测评价与干预、学校-家庭-社区视觉环境改善、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和体育锻炼1小时、师生家长全员健康教育等具体公共卫生干预技术。
推进二级预防。注重视力健康筛查,加强近视分级管理,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特别要关注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屈光状况及远视储备量,加强科学研究,结合环境与行为风险因素、远视储备量、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和遗传风险等多维度指标,建立近视风险预警模型。
落实三级预防。做好近视分级与矫正,科学配戴眼镜。近视发病年龄早或发展速度快的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或视光师指导下对症采用光学矫正、药物矫正或中医药方法减缓近视进展。对存在眼底病理改变和其他并发症的儿童青少年,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经专科医生诊治。专业机构在筛查学生视力时,对发现高度近视及近视进展快速的儿童青少年要及时提供转介服务,实现公共卫生与临床矫治的融合。
二、充分反映近视病因新知
在考虑儿童青少年具有普遍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和行为风险因素、眼进化规律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重病因的基础上,将近视的病因归纳为远端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压力、科技进步等“双刃剑”效应,如智能手机和非全光谱灯具的普及等)、中间因素(户外活动时间不足、近距离用眼过早过多、采光照明光谱改变和人工照明时间长、睡眠不足及社会时差大等)和近端因素(遗传变异、DNA甲基化、父母近视状况、眼进化意义的改变等),提出病因干预、行为与环境干预和政策导向干预的理论体系。
三、全面体现近视防控公共卫生实践意义
《指南》通过建立近视风险行为监测评价方法,识别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风险行为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下,以学生群体为干预主体,通过预防、促进、保护、政策发展和协作5大公共卫生行动,促进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的实施。
四、坚持全周期全方位干预
《指南》以公共卫生干预技术为手段,借助各级疾控机构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适宜技术试点平台,落实儿童青少年近视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措施。全生命周期干预,近视防控从生命孕育开始,实施视力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全人群与重点人群干预结合,开展全人群一级防控干预,结合重点人群策略,根据近视分期开展相应干预。以日间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作为主要抓手,实现多病同防。近视、脊柱弯曲异常、超重和肥胖、心理健康问题等学生常见疾病,一个共性病因就是体育锻炼不足,阳光接触过少,以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和体育锻炼1小时为抓手,可促进儿童青少年上述多种疾病的同防同控。
五、加强过程评估,实现示范引领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指南》为公共卫生机构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可推广的具体公共卫生干预技术,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社会各界可参照使用。各地应综合施策,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行动方案。在落实近视防控综合干预行动的同时,加强过程评价工作,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全面分析近视防控综合干预行动的可及性、有效性等,实现干预过程与效果评价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