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届全国糖酒会规模再创新高6517家参展企业满载而归
第108届全国糖酒会于2023年4月12日-14日在成都市成功举办。作为行业重要的经贸交流平台,在统筹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消费市场复苏的背景下,本届糖酒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食品和酒类行业雄厚的产业经济实力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体现了全国糖酒会作为经济“晴雨表”、行业“风向标”的重要作用。
本届糖酒会首次满馆使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览面积32万平方米,创糖酒会历年之最,也是近四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食品和酒类行业专业展会之一。
(相关资料图)
在本届糖酒会上,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6517家食品饮料、酒类、调味品、机械包装及技术服务企业参展。展会召开首日即有17万人次观众入场参观,创下历年新纪录。三天展期,观展总人数达38.6万人次。本届会的人气火爆、供销两旺,让整个食品和酒类行业从业人士恢复了信心,让国内外客商看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
全聚德三年亏损近7亿元
烤鸭第一股”全聚德已连续三年陷入亏损。全聚德最新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亏损2.7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76.86%。2020—2022年,全聚德累计亏损总金额近7亿元,营收规模也在不断收缩。近几年,全聚德频频跨界,卖白酒、开直播、搞数字藏品,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却仍难止业绩颓势。
行业人士分析称,老字号品牌普遍存在体制老化的问题,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许多老字号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满足和顺应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全聚德业绩的低迷,一定程度上与其体制和机制的僵化有关,公司整个管理层的创新和升级并未匹配当下消费升级的速度,因此错失了消费升级所带来的红利。
锅圈食品IPO背后:加盟店占比达99%,关店率逐年攀升
4月3日,锅圈食品(以下简称锅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2020—2022年,锅圈总营收超140亿元,门店总量达9221家,其中自营门店有5家,加盟店占比高达99%。此外,在赶超万店规模后,锅圈的扩张速度开始明显放缓,关店的节奏在不断加快。2020年、2021年锅圈年内净增加的门店数量从2855家下降至2568家,2022年进一步降至2352家。2020年至2022年,锅圈关闭的加盟门店数量分别为28家、194家、279家,关店率从最初的0.7%涨至3%,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疫情期间,“在家吃饭”曾是固定且高频的场景,作为专营半成品食材的预制菜品牌,锅圈凭借加盟模式迅速铺开零售门店网络。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重新回到餐厅消费,市场对于购买净菜的需求增长有限,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或是锅圈面临的发展难题。
单桌1500元以上宴会套餐拟被重点监管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树立文明新风尚,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公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公告从八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推进反餐饮浪费工作落实落细,包括严格明码标价、推行明白标量、减少宴会餐饮浪费、完善用餐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节俭风尚、持续宣传引导、加强督促指导等。
根据公告,有关部门对宴会套餐特别是酒店宴会套餐、单桌1500元以上(不含酒水)宴会套餐实行重点监管,适时抽查宴会套餐及套餐菜品是否明码标价、是否明白标量、是否质价相符、是否存在明显浪费情况,抽查餐饮企业是否违规设置最低消费。
酱酒“下高速”新周期下企业往哪走?
从全民酱酒的酱酒热潮到酱酒“下高速”,背后是市场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消费理性的回归。随着产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酱酒市场开启新一轮调整期。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前在酱酒热带动下,市场上酱酒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随着消费者理性的回归,贴牌产品陆续退出市场,酱酒行业热度也有所下滑。新周期下,中小酱酒企业可以借助产区政府招商,吸引优质资本入注,实现快速发展。有一定规模的酱酒企业借助政策,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30秒做一杯、单店日流水超4万竹筒奶茶赚快钱
近日,带有城市标签的竹筒奶茶成了流量密码,单日单店交易超千笔,流水更是达到4万余元。可观收入带飞了竹筒奶茶“加盟开店”“贴纸印刷”“竹筒批发”等配套业务,仅仅是竹筒经销商一个月就能卖出10万多个竹筒。只不过,消费者对竹筒奶茶和周边贴纸的热情似乎逐渐消退,价格与食安问题的质疑声更是此起彼伏。
分析指出,竹筒奶茶如同餐饮业不定期出现的单一爆品,较为新颖的设计引来关注,但入门门槛不高且带有纪念品属性致复购率低,成为长线生意的难度系数较大。
白酒企业集体拓展下沉市场
2023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4月12日-14日在成都举行。白酒企业已经摩拳擦掌,用新产品、新理念“秀肌肉”。这其中,“大众品”市场逐渐升温,茅台集团推出百元级别的酱香酒“台源”,洋河股份发布百元级洋河大曲。
行业人士分析称,白酒行业当前还处于发展的上升期,2023年白酒市场“开门红”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企业要适应慢增长态势,从“坐电梯”转换到“爬楼梯”。
外卖过度包装是本末倒置
目前,各个平台对于外卖包装如何收费没有统一标准。虽然有些平台设置了包装费的上限,但具体收费标准还未明晰。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下单时,一般会选购多件商品,不会过多关注单个商品的打包费金额。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商家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目的是减少污染。这就给有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想方设法在包装上做文章,对每种食物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单独包装。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金额,也产生了大量包装垃圾,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