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的名句流传至今,描绘出桐庐风景秀丽、文化厚重的特色。
进入新时代,桐庐的文旅资源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而人民群众的“精神共同富裕”也成为共富路上的软支撑。
青少年群体作为桐庐县重点人群,其精神富有状况值得关注。近日,浙江大学乡村青少年精神共富调研团队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副教授的带领下走进桐庐,以乡村青少年群体为小切口,深入调查其精神共富情况、全面评估乡村青少年精神富有指标体系成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团队与桐庐的初遇,缘起于一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拍摄活动。在这个“中国最美县”采风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桐庐在以文化和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上卓有成效。文化是一个地区群众生活的底色,亦能成为旅游业的精神内核。在文旅产业如此发达的桐庐县,人民的精神生活状况又如何?
2022年初,浙江省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全省展开了人民群众精神富有情况调查,桐庐县总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骄人成绩背后,隐藏着一块必须重视的短板:桐庐县群众在对高新技术、民俗非遗的了解程度,以及全民阅读、兴趣爱好、艺术欣赏等少数几项指标的分数较低,而这几项指标恰与青少年群体密切相关。
团队立刻将目光投向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的乡村青少年群体。团队成员蒋昕茹介绍:“对乡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工作不可小觑,他们的精神生活状况也值得关注。因为桐庐在与青少年有关的几项指标上得分比较低,我们就在思考,能否以乡村青少年为切入点,更深入地调查研究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提出针对性策略,提高他们的精神富有程度,也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
一场囊括了桐庐县14所中学、27所小学,覆盖到8000名青少年的调研由此展开。
团队首先建构了一套指标体系。在调查桐庐县青少年精神富有状况的基础上,团队分析了回收问卷,结合桐庐当地情况,建构了“桐庐县青少年精神富有指标体系”——这不仅能全面细致考察桐庐县乡村青少年的精神富有程度,还可以用于相应举措的效果测量。
他们将该指标体系应用推广于浙江磐安、云南景东等地,以此指导成员在各地的社会实践,助力当地乡村文化传播。
团队发现,拍摄影片的传统手段虽然顺应了短视频时代的潮流,促进了文化传播,但就提高乡村青少年精神富有程度而言,效果差强人意。
成员们在浙江省内外的实践中收集反馈,在实践中收集反馈,不断改进指标体系,更面向大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村居民等重点特殊人群展开调研。
2022年10月,在探索指标体系的应用效能之后,团队总结经验,提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桐庐模式”,作为促进乡村青少年精神富有的先行先试成果。
“桐庐模式”特别指出创新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团队研发了“数字人”,以成员形象为模板,制作了栩栩如生的数字人。
“数字时代,‘数字人’是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我们争取能不断精进技术,将细节做得更好,制作能为青少年群体接纳的‘数字人’。”团队成员赵佳铃说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